曲名:「風中花」
人如果像孤零的風中花,命運極可能會離根飄散,如果不願國家的處境像風中花,請挺起雙手,讓我們一起來當她的枝、當她的葉。
全世界都稱我們為「台灣」,我們也稱自己「台灣」,但是在一些國際場合我們卻要被迫用一些莫名其妙的名稱,只因為那一個對台灣沒有治權的「外國」在作怪,靠一張嘴巴胡亂宣示對台灣擁有主權。而國際「政治」上的操作更荒謬:我們百分之百獨立自主卻不能以「台灣」代表自己,而那一個外國,跟我們無任何政治瓜葛,卻要其他各國用文件『承認』的方式,虛偽的滿足它可以代表我們的謊言。
如今,「台灣」要用自己最真實的名稱,辦一個入聯公投,期望用自己的名稱加入聯合國,我們不但要抵抗外來的強風,還要防止本身的蛀蟲,加油!台灣人!別讓我們的國家成為風中花!
2007年7月14日 星期六
台灣民謠風系列10
曲名:「孤單的暗暝」
有一首台語老歌,歌名叫「相逢有樂町」,正如許多台語流行老歌一般,她是翻唱自日本歌謠。但是這首「相逢有樂町」很特別,她的節奏型態是「三連音Bluse」,當日本在西化的過程中,歌謠也沒有例外,「Bluse」+「哇沙米」產生了日式的「三連音Bluse」。台灣在日據時代,當然也會趕上時代風潮,那一首「暗淡的月」就是標準的日式的「三連音Bluse」。
但是,咱們台灣的作曲先輩們,在「Bluse」+「哇沙米」之間,保留了「Bluse」的一些風味,去掉了「哇沙米」東洋味,將「Jazz」的藏於背景中,在整體上仍是濃濃的台灣古早味。如:「望你早歸」、「港都夜雨」、「鑼聲那響」的前奏、間奏就是,而「孤戀花」更是擴大到整個和絃結構。
有一首台語老歌,歌名叫「相逢有樂町」,正如許多台語流行老歌一般,她是翻唱自日本歌謠。但是這首「相逢有樂町」很特別,她的節奏型態是「三連音Bluse」,當日本在西化的過程中,歌謠也沒有例外,「Bluse」+「哇沙米」產生了日式的「三連音Bluse」。台灣在日據時代,當然也會趕上時代風潮,那一首「暗淡的月」就是標準的日式的「三連音Bluse」。
但是,咱們台灣的作曲先輩們,在「Bluse」+「哇沙米」之間,保留了「Bluse」的一些風味,去掉了「哇沙米」東洋味,將「Jazz」的藏於背景中,在整體上仍是濃濃的台灣古早味。如:「望你早歸」、「港都夜雨」、「鑼聲那響」的前奏、間奏就是,而「孤戀花」更是擴大到整個和絃結構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
泡茶奉客
請別忘記打開啦叭